植物土壤为什么要透气呢(土壤透气性好为什么有利于植物生长)
土壤为什么需要呼吸 众所周知,动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呼吸作用: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相反,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土壤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它也需要呼吸吗?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土壤疏松、多孔,在许多未被水分占据的土壤孔隙中,存在着大量的土壤空气,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之一,对土壤微生物活动、营养物质的转化及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有重大的作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空气与大气的组成差不多,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组成,因为土壤空气本身就来源于大气,但土壤空气中氧气较少,二氧化碳和水汽则较多。 但是,土壤空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活在土壤中的植物、微生物会通过自己的呼吸作用消耗土壤中的氧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如果不排除这些气体,引进新鲜的氧气,土壤中的氧气就会越来越少,到最后就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土壤不断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浊的气体,同时从大气中引进含氧气较多的新鲜空气的过程就是“土壤呼吸”,它同动植物一样,也是吸进自己需要的气体,呼出不需要的气体。人的呼吸靠肺,那么,土壤的“呼吸”靠什么呢?土壤温度的冷热变化,引起土壤空气热胀冷缩,这是土壤“呼吸”的动力之一。当雨水和灌溉水渗入土壤时,会把土壤孔隙中的空气挤出去;当土壤水分减少时,大气中的新鲜空气又会进入到土壤中那些没有水的孔隙中,这是土壤“呼吸”的动力之二。土壤“呼吸”的动力之三,也是最重要的动力,就是气体的扩散作用:当土壤中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时,土壤中氧气的压力就会小于大气中氧气的压力,大气中的氧气就会进入土壤;反之,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压力大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压力时,就会进入大气中,就这样,二氧化碳不断从土壤中向大气扩散,而氧气不断从大气向土壤扩散,使土壤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总能保持相对的平衡,给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 可以想象,如果土壤没有呼吸,就会像人一样“窒息而死”,变成不毛之地了。 农作物栽培时及时松土透气的原因 解:解题思路: 在种植农作物或栽培花卉时,都需要经常松土的原因是增加土壤含氧量,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易错点:松土的原因是增加土壤含氧量,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故选:C 土壤透气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控措施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的能力,以及土壤内部气体扩散的特性。土壤通气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有效利用,进而影响作物生长。土壤通气不良,则氧气不足,将抑制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进而削弱根系吸收水肥的功能。 不同的作物对氧气的需求有差异。如油菜、大麦幼苗在土壤含氧量低于9.5%时,生长就大受影响,而水稻幼苗在土壤含氧量为3%时仍能正常生长。这说明不同作物对氧的需要量有差异,但任何作物所需要的氧气得不到满足,其生长都将受到影响,缺氧越严重影响越大。 土壤的通透性与水有直接关系,水又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土壤体系中,水具有两面性:没有水,植物无法吸收到土壤中的养分;水分过多,造成土壤通气性差、氧气不足,冬春季还会使土温过低,有毒物质积累,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土壤的通气状况对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嫌气性微生物占优势,有机质分解速度变慢,释放有效养分少,同时形成一些对作物有害的物质如硫化氢,低价铁锰和有机酸等。如果土壤通气过强(如旱地的粗砂土),则好气性微生物占绝对优势,有机质分解强烈,影响土壤有机质的有效利用与不断积累。 调控措施:1、人工划锄、中耕等。 2、增施有机肥,如腐熟的动物粪便,作物秸秆等 3、增施微生物菌肥。 |